您的位置首页>互联网>

苹果Mac改用ARM自研处理器 又一条硬件产品线完成换“芯”之旅

导读 大家好,我是极客范的本期栏目编辑小友,现在为大家讲解苹果Mac改用ARM自研处理器 又一条硬件产品线完成换“芯”之旅问题。在WWDC大会上,...

音频解说

大家好,我是极客范的本期栏目编辑小友,现在为大家讲解苹果Mac改用ARM自研处理器 又一条硬件产品线完成换“芯”之旅问题。

在WWDC大会上,苹果正式宣布了一件大事:Mac PC系列产品线将告别X86阵营,改用基于ARM架构的自研处理器。这意味着,继iPhone、iPad、Apple Watch、AirPods之后,苹果又一条硬件产品线完成了换芯之旅。

这不是第一个核心变化。

事实上,Mac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换核的过程。比如1984年,Mac的处理器换成了摩托罗拉68K来自MOS 8位6502处理器;1994年由68K系列改为PowerPC;2005年,他与PowerPC离婚,与英特尔的X86处理器结婚15年。

苹果自研处理器在iPhone(如苹果A13 Bionic)、iPad(如苹果A12z Bionic)、Apple Watch(如苹果S2)和AirPods(如苹果W1/H1)上取得了成功,苹果在自研芯片的打磨之旅中掌握了CPU、GPU、NPU、音频、视频甚至基带的核心技术。当Mac加入苹果自研处理器家族后,可以打开手机、平板、PC等强调计算能力的设备间的软硬件生态。

苹果能成功吗?

苹果自研处理器在Mac上的成功率在90%以上。原因很简单。基于ARM架构的自研处理器已经准备了Final Cut Pro、Logic Pro等专业软件。同时,微软的Office、Adobe的Lightroom、Photoshop等生产力应用也可以在新一代Mac上完全导出。可以通过虚拟机运行Linux、Docker等专业工具,甚至可以直接在Mac上运行iOS、iPad OS上已有的应用,真正做到了手机与PC的一致体验。

按照苹果的计划,到2020年底,我们就能买到第一台搭载自研芯片的Mac,苹果也为新Mac准备了两年的过渡期,在此期间开发者可以通过苹果提供的Xcode、Rosetta 2、DTK平台等工具实现应用的跨平台迁移。

在此期间,搭载英特尔处理器的Macs仍将保持迭代更新。未来我们会看到ARM和X86生态Macs的协同发展。不过,这种情况能持续多久,还要看苹果自主研发的芯片最终能否成功。

微软和英特尔的试水

其实早在苹果之前,Wintel Alliance就曾尝试过跨生态之旅,但都以失败告终。

先来看看英特尔。

2012年,英特尔发布了代号为Medfield的移动SoC处理器——Atom Z2610。与高通骁龙、华为海斯麒麟等熟悉的基于ARM架构的socs不同,英特尔凌动Z系列移动平台采用与PC相同的X86架构,先天性能更强,但在功耗、发热、兼容性等方面表现不佳。

Atom Z系列也经历了从Clover Trail(如Atom Z2560)到Moorefield平台(如Atom Z3580)的迭代,但始终没有在手机圈打开,很快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。

再看看微软。

面对iPad的成功,微软一直想打造一个适合平板和二合一设备的生态环境。2011年初演示了运行在ARM架构上的Windows8,2012年更名为“Windows RT”系统,用于自己的Surface RT系列产品线。

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表面RT

如果说英特尔凌动的失败是因为底层硬件架构的兼容性,那么Windows RT的失败则是因为软件生态的崩溃。——许多熟悉的应用程序无法在Windows RT系统上运行。随后,微软也推出了Windows 10 S,试图扳回一城(用在骁龙笔记本上),但这个系统只支持UWP应用,不支持Win32程序(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带后缀的软件)。exe),这仍然是最大的死胡同。

UWP应用

最近,微软还在打磨新一代Windows10 X,这是为双屏笔记本量身定制的。代表产品是Surface Neo,目前尚未上市。它可以在沙盒模式下运行Win32程序,被认为解决了Windows 10 S最大的不足。

谁拥有生态,谁就拥有世界。

总之,Wintel联盟不像之前那么稳定了。微软一直希望引入基于ARM的处理器,而英特尔则希望在安卓系统环境下运行基于X86的处理器。

然而,过去很长一段时间,微软和英特尔都没能成功,始终没有解决软硬件生态分离的问题。

p>反观苹果,自研处理器在iPhone和iPad领域的成功,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、开发者和APP生态,在很多生产力场景中(如PS、视频渲染),APP的运行体验并不比X86软硬生态差多少,而且效率往往更高。

那么,你觉得当Mac电脑武装了ARM架构的自研处理器后能否重新定义生产力?你又是否期待此类设备的上市呢?

在WWDC大会上苹果官方宣布了一件大事:Mac PC系列产品线将与X86阵营说拜拜,改用基于ARM架构的自研处理器。这意味着,继iPhone、iPad、Apple Watch和AirPods之后,苹果旗下的又一条硬件产品线完成了换“芯”之旅。

不是第一次换芯

实际上,Mac在历史上曾经历过多次换芯的过程。比如,1984年Mac的处理器从MOS 8位6502处理器换成了摩托罗拉68K;1994年又从68K系列换成了PowerPC;2005年与PowerPC“离婚”,并与英特尔旗下的X86架构处理器展开了长达15年的婚姻。

苹果自研处理器在iPhone(如Apple A13 Bionic)、iPad(如Apple A12z Bionic)、Apple Watch(如Apple S2)和AirPods(如Apple W1/H1)等领域都取得了成功,而苹果也在不断打磨自研芯片的旅途中掌握了CPU、GPU、NPU、音频、视频乃至基带层面的核心技术。当Mac也加入到苹果自研处理器的大家庭后,可以打通手机、平板、PC这些强调计算力设备之间的软硬件生态。

苹果能成功吗

苹果自研处理器在Mac取得成功的概率超过90%。原因很简单,Final Cut Pro、Logic Pro等专业软件已经为基于ARM架构自研的处理器做好了适配准备。与此同时,微软的Office,Adobe的Lightroom、Photoshop等生产力应用也都能在新一代Mac上满血输出,可以通过虚拟机运行Linux、Docker等专业工具,你甚至还能直接在Mac身上运行iOS和iPad OS上现有的APP,真正做到了移动端与PC端的一致性体验。

按照苹果的计划,2020年底我们就能买到首款搭载自研芯片的Mac,而苹果也为新Mac准备了2年的过渡时间,在此期间开发者可以通过苹果提供的Xcode、Rosetta 2等工具以及DTK平台实现应用的跨平台迁移。

在此期间,搭载英特尔处理器的Mac依旧会保持迭代更新,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将看到ARM和X86两种生态Mac的协同发展,但这种局面具体可以维持多久,就要看苹果自研的芯片最终能否取得成功了。

来自微软和英特尔的试水

实际上,早在苹果之前,Wintel联盟都曾尝试过跨生态的征程,但最终却都以失败告终。

先来看看英特尔。

2012年,英特尔发布了代号为Medfield的移动SoC处理器——Atom Z2610,和我们熟悉的高通骁龙、华为海思麒麟等基于ARM架构的SoC不同,英特尔Atom Z系列移动平台采用的是与PC一脉相承的X86架构,先天性能更强一些,但在功耗、发热和兼容性方面的表现欠佳。

Atom Z系列随后还经历了从Clover Trail+(如Atom Z2560)到Moorefield平台(如Atom Z3580)的迭代,始终没能在手机圈打开局面,很快就泯灭于历史的长河之中。

再来看看微软。

面对iPad的成功,微软一直也想搞一套适用于平板电脑和二合一设备的生态环境,在2011年初便演示了运行在ARM架构上的Windows8,并于2012年改名为“Windows RT”系统,并被用于自家的Surface RT系列产品线。

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Surface RT

如果说英特尔Atom的失败源于底层硬件架构的兼容性,Windows RT的失败则要归结于软件生态的崩溃——我们所熟悉的很多应用都无法运行在Windows RT系统上。随后,微软还推出过Windows 10 S试图扳回一城(用于骁龙笔记本),但该系统只支持UWP应用却不支持Win32程序(也就是咱们熟悉的后缀为.exe的软件)依旧是最大死穴。

UWP应用

最近,微软还在打磨新一代的Windows10 X,该系统是为双屏笔记本量身定制,代表产品就是还未上市的Surface Neo,它能以沙盒方式运行Win32程序,算是解决了Windows 10 S的最大不足。

得生态者得天下

总之,Wintel联盟已经没有早前那般稳固了,微软一直都想拉ARM架构的处理器入伙,而英特尔则想将X86架构的处理器运行在Android系统环境中。

只是,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,微软和英特尔都没能取得成功,始终没能解决软件和硬件之间生态的割裂问题。

反观苹果,自研处理器在iPhone和iPad领域的成功,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、开发者和APP生态,在很多生产力场景中(如PS、视频渲染),APP的运行体验并不比X86软硬生态差多少,而且效率往往更高。

那么,你觉得当Mac电脑武装了ARM架构的自研处理器后能否重新定义生产力?你又是否期待此类设备的上市呢?

.dfma { position: relative; width: 1000px; margin: 0 auto; } .dfma a::after { position: absolute; left: 0; bottom: 0; width: 30px; line-height: 1.4; text-align: center; background-color: rgba(0, 0, 0, .5); color: #fff; font-size: 12px; content:"广告"; } .dfma img { display: block; }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